《世说新语·谗险》共四则故事。本篇所载,或进谗言,或用奸计,都有其阴险用心。例如第2 则记用奸计游说,“几乱机轴”,以求宠幸。第3则记用阴险手段阻止皇帝召见别人,以防失宠。第4 则记因受谗言毁谤而用阴险手段离间进谗的人等等。本篇共4则。
原文
译文
注释
王平子形甚散朗,内实劲侠。
王澄外形很是爽朗飘逸,内心却固执狭隘。
>> 原文翻译及带拼音版朗读2022-06-16
袁悦有口才,能短长说,亦有精理。始作谢玄参军,颇被礼遇。后丁艰,服除还都,唯赍《战国策》而已。语人曰:“少年时读《论语》《老子》,又看《庄》《易》,此皆是病痛事,当何所益邪!天下要物,正有《战国策》。”既下,说司马孝文王,大见亲待,几乱机轴。俄而见诛。
袁悦有口才,善于辩论,也精于道理。最初任谢玄的参军,颇为受到礼遇。后来,在家守孝完,除服后回到京城,只带着一部《战国策》而已。他告诉别人说:“年轻时读《论语》《老子》,又看《庄子》《周易》,这些都是讲的小事,有什么好处呢?全天下重要的书籍,只有《战国策》。”到了京都以后,去游说会稽王司马道子,非常被亲信重视,几乎扰乱了朝政。不久就被杀了。
①袁悦(?—389年):字元礼,东晋陈郡阳夏(今属河南太康)人,袁朗之子。晋孝武帝时,会稽王司马道子录尚书事,袁悦得到司马道子的宠信,且劝道子专揽朝政,后来,王恭把这事告诉了孝武帝。袁悦又盛赞得到司马道子宠溺的中书令王国宝忠谨。而孝武帝已渐不满意司马道子,因此迁怒于袁悦,便杀了他。短长说:指战国时代游说之士那种合纵连横的言论。
②丁艰:旧时遭父母之丧叫丁艰。其子女要在家守丧三年。
③司马孝文王:会稽王司马道子。
>> 原文翻译及带拼音版朗读2022-10-05
孝武甚亲敬王国宝、王雅。雅荐王珣于帝,帝欲见之。尝夜与国宝及雅相对,帝微有酒色,令唤珣。垂至,已闻卒传声,国宝自知才出珣下,恐倾夺其宠,因曰:“王珣当今名流,陛下不宜有酒色见之,自可别诏召也。”帝然其言,心以为忠,遂不见珣。
晋孝武帝司马曜很亲近敬重王国宝和王雅。王雅向孝武帝推荐了王珣,孝武帝准备召见他。曾有一夜,孝武帝和王国宝、王雅对坐,孝武帝稍微喝了点酒,就下令叫王珣来。王珣已经快要到了,都听到了士兵传话的声音了,王国宝自己明白自己的才能在王珣之下,怕他夺走自己的宠幸,就说:“王珣是当代名士,陛下不宜带着酒色召见他,可以改天再见他。”孝武帝觉得他这话很对,认为他很忠心,就没有见王珣。
①王雅(334年—400年):字茂建,东海郯县(今山东郯城西南)人,三国时期曹魏司徒王朗玄孙,深得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器重与宠幸。后迁任领军、尚书、散骑常侍,不久迁任左仆射。隆安四年(400)去世,享年六十七岁。追赠光禄大夫、仪同三司。
>> 原文翻译及带拼音版朗读2022-06-16
王绪数谗殷荆州于王国宝,殷甚患之,求术于王东亭。曰:“卿但数诣王绪,往辄屏人,因论它事。如此,则二王之好离矣。”殷从之。国宝见王绪,问曰:“比与仲堪屏人何所道?”绪云:“故是常往来,无它所论。”国宝谓绪于己有隐,果情好日疏,谗言以息。
王国宝和王绪都是小人,所谓“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”,对人戒备心特别强,所以这个离间计可谓对症下药,很有效果。
王绪多次在王国宝面前说荆州刺史殷仲堪的坏话,殷仲堪很是担忧,向东亭侯王珣寻求解决的办法。王珣说:“你只要多去拜访王绪几次,一去就让他的手下都出去,再随便谈点什么事。这样,他们俩的感情自然就疏远了。”殷仲堪就照他说的做了。王国宝见到王绪,问他:“近来你跟殷仲堪赶走随从在一起都聊了什么?”王绪回答:“只是常规的来往,没说什么。”王国宝觉得王绪对自己有所隐瞒,两个人的感情果然日渐疏远,谗言也就消失了。
>> 原文翻译及带拼音版朗读2022-06-16
©2024 世说新语网闽ICP备202002279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