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世说新语·规箴》以规劝君主或尊长接受意见、改正错误的记述为主,少数几则是记载同辈或夫妇之间的劝导,所涉及的内容多是为政治国之道、待人处事之方等。本篇共27则。
原文
译文
注释
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,帝欲申宪,乳母求救东方朔。朔曰:“此非唇舌所争,尔必望济者,将去时,但当屡顾帝,慎勿言。此或可万一冀耳。”乳母既至,朔亦侍侧,因谓曰:“汝痴耳!帝岂复忆汝乳哺时恩邪!”帝虽才雄心忍,亦深有情恋,乃凄然愍之,即敕免罪。
汉武帝的奶妈曾在外面犯了罪,武帝想要依法处置,奶妈去向东方朔求救。东方朔说:“这不是靠嘴巴说能争取得来的事,你想得救的话,等你临走时,只能不断回头望着皇帝,切忌开口说话。这样做的话,或许有万分之一的希望。”奶妈进来向汉武帝辞别,东方朔也陪在皇帝一旁,奶妈就按照东方朔教的不断回头张望汉武帝。此时东方朔说:“你发什么傻!难道皇上还会记得你喂奶的恩情吗?”汉武帝虽然雄心壮志,生性坚忍,但也有着深情念旧的一面,于是对奶妈感到凄然怜悯,立即赦免了她的罪。
①汉武帝:刘彻(前156—前87),西汉第五位皇帝,政治家、战略家。中国历史上最具雄才大略的皇帝之一,在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外交、军事上都有突出表现,历史影响极为深远而复杂。东方朔(前154—前93):本姓张,字曼倩,西汉平原郡厌次县(今山东德州陵城区)人。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,以近侍的身份与汉武帝君臣相伴多年,对汉武帝有过许多劝谏,留下许多传说。
②愍(mǐn):怜悯。
>> 原文翻译及带拼音版朗读2022-06-11
京房与汉元帝共论,因问帝:“幽、厉之君何以亡?所任何人?”答曰:“其任人不忠。”房曰:“知不忠而任之,何邪?”曰:“亡国之君各贤其臣,岂知不忠而任之!”房稽首曰:“将恐今之视古,亦犹后之视今也。”
京房和汉元帝谈论时,顺势问元帝:“周幽王和周厉王为什么会灭亡?他们所任用的都是什么人?”元帝回答:“他们用的人不忠。”京房又问:“明知不忠还要用,为何?”元帝说:“亡国之君,各以为臣子都是贤臣,怎么可能明知道他们不忠还会用啊!”京房于是跪地叩首,说:“就怕我们今天回看古人,会像后世之人看待今人一样。”
①京房(前77年—前37年):西汉学者,本姓李,字君明,推律自定为京氏,东郡顿丘(今河南清丰西南)人,汉元帝时以孝廉为郎(皇帝的侍从官)。汉元帝:刘奭(shì,前74—前33),前49—前33年在位,汉宣帝刘询与嫡妻许平君所生之子,西汉第八位皇帝。汉元帝多才艺,善史书,通音律,少好儒术,为人柔懦。在位期间宠信宦官,导致皇权式微,朝政混乱,西汉由此走向衰落。
②幽、厉之君:周幽王、周厉王。周幽王荒淫,为博美人褒姒一笑,烽火戏诸侯,最终死于犬戎之手;周厉王残暴,失去民心,被国人驱逐出境。
>> 原文翻译及带拼音版朗读2022-10-01
陈元方遭父丧,哭泣哀恸,躯体骨立。其母愍之,窃以锦被蒙上。郭林宗吊而见之,谓曰:“卿海内之俊才,四方是则,如何当丧,锦被蒙上?孔子曰:‘衣夫锦也,食夫稻也,于汝安乎?’吾不取也。”奋衣而去。自后宾客绝百所日。
陈元方遭父丧,哭泣哀恸,躯体骨立。其母愍之,窃以锦被蒙上。郭林宗吊而见之,谓曰:“卿海内之俊才,四方是则,如何当丧,锦被蒙上?孔子曰:‘衣夫锦也,食夫稻也,于汝安乎?’吾不取也。”奋衣而去。自后宾客绝百所日。
>> 原文翻译及带拼音版朗读2022-10-01
孙休好射雉,至其时,则晨去夕返。群臣莫不止谏:“此为小物,何足甚耽?”休曰:“虽为小物,耿介过人,朕所以好之。”
孙休爱好射野鸡,每当到了相应的时节,他就早晨出去射猎,到了傍晚才回来。群臣没有不进谏的,说:“这些都是小玩意儿,何必要沉迷其中?”孙休说:“虽然是小玩意儿,但是比与人相处直接耿介,所以我很喜欢。”
①孙休(235年—264年):字子烈,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三位皇帝,是吴国君主孙权的儿子。孙权死后,孙休的弟弟孙亮继位,后孙亮被废,孙休继位。
>> 原文翻译及带拼音版朗读2022-06-11
孙皓问丞相陆凯曰:“卿一宗在朝有几人?”陆曰:“二相、五侯,将军十余人。”皓曰:“盛哉!”陆曰:“君贤臣忠,国之盛也;父慈子孝,家之盛也。今政荒民弊,覆亡是惧,臣何敢言盛!”
孙皓问丞相陆凯说:“你们家族在朝廷上有多少人?”陆凯说:“两个丞相,五个侯爵,十几个将军。”孙皓说:“真兴旺啊!”陆凯说:“君主圣贤,臣子忠义,这是国家的兴旺;父母慈爱,子女孝顺,这是家庭的兴旺。如今政治荒废,民生凋敝,臣生怕国家朝夕覆灭,哪里还敢说什么兴旺啊!”
①陆凯(198年—269年):字敬风,吴郡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三国时吴国后期重臣,丞相陆逊之侄、大司马陆抗族兄。官至左丞相。陆凯直言敢谏,由于他宗族强盛,孙皓不敢加诛于他。
>> 原文翻译及带拼音版朗读2022-06-11
何晏、邓飏令管辂作卦,云:“不知位至三公不?”卦成,辂称引古义,深以戒之。飏曰:“此老生之常谈。”晏曰:“知几其神乎,古人以为难;交疏吐诚,今人以为难。今君一面尽二难之道,可谓‘明德唯馨’。《诗》不云乎:‘中心藏之,何日忘之!’”
何晏、邓飏请管辂为他们算卦,说:“不知道我们能不能位列三公?”卦象出来后,管辂引用古书的解释,深深告诫二人。邓飏说:“这不过是老生常谈。”何晏说:“能够从事物变化中发现未来的预兆,是很神的,古人也认为很难;交浅言深,如今之人认为很难。我们与您只有一面之交,您却把这两个难处都解决了,真可谓‘明德唯馨’。《诗经》不也写:‘中心藏之,何日忘之!’”
①管辂(209年—256年):字公明,平原(今山东德州平原)人。三国时期曹魏术士,擅长《周易》,能占卦。
>> 原文翻译及带拼音版朗读2022-09-29
晋武帝既不悟太子之愚,必有传后意。诸名臣亦多献直言。帝尝在陵云台上坐,卫瓘在侧,欲申其怀,因如醉跪帝前,以手抚床曰:“此坐可惜!”帝虽悟,因笑曰:“公醉邪?”
晋武帝司马炎一直不明白太子司马衷的愚蠢,一心一意想要传位给他。许多名臣也都直言进谏。晋武帝有一次坐在陵云台上,一旁有卫瓘陪侍。卫瓘就想对皇帝表达自己的想法,于是假装喝醉跪在晋武帝面前,用手抚摩着武帝的坐床,说:“可惜了这座位啊!”武帝虽然听懂了,也只是笑笑说:“你喝醉了吗?”
>> 原文翻译及带拼音版朗读2022-10-03
王夷甫妇,郭泰宁女,才拙而性刚,聚敛无厌,干豫人事。夷甫患之而不能禁。时其乡人幽州刺史李阳,京都大侠,犹汉之楼护,郭氏惮之。夷甫骤谏之,乃曰:“非但我言卿不可,李阳亦谓卿不可。”郭氏小为之损。
王夷甫的妻子是郭泰宁的女儿,笨拙而又性情倔强,贪得无厌,喜欢干涉别人的事。王夷甫对她很伤脑筋却又制止不了。当时他的同乡、幽州刺史李阳,是京都的一个大侠客,如同汉代的楼护,王夷甫妻子郭氏很怕他。王夷甫常常劝戒他妻子,就跟她说:“不只我说你不能这样做,李阳也认为你不能这样做。”郭氏因此才稍为收敛了一点。
①王衍的妻子与晋惠帝皇后贾氏是表姐妹,她倚仗贾后的权势贪得无厌,王衍又没法管。郭泰宁:郭豫,字太宁(一作泰宁),西晋太原人。官至相国参军,知名于世,但早逝。
②李阳:字景祖,西晋高平(今山东巨野南)人。性好游侠,宾客多惧怕他,官幽州刺史。
③楼护:字君卿,西汉齐(治所在今山东淄博)人,学习经传,议论、行动常依靠名节,甚为世人赞誉。官至天水太守。
>> 原文翻译及带拼音版朗读2022-10-17
王夷甫雅尚玄远,常嫉其妇贪浊,口未尝言“钱”字。妇欲试之,令婢以钱绕床,不得行。夷甫晨起,见钱阂行,呼婢曰:“举却阿堵物!”
王衍一向崇尚玄理,总是厌恶他妻子的贪婪污浊。他的嘴里从来不说“钱”这个字。他妻子想试试看,就叫婢女用钱绕着床摆放,让他不能走路。王衍清晨起来后,看见一堆钱阻碍了自己的路,呼喊婢女道:“挪开这些东西!”
>> 原文翻译及带拼音版朗读2022-09-01
王平子年十四五,见王夷甫妻郭氏贪欲,令婢路上儋粪。平子谏之,并言不可。郭大怒,谓平子曰:“昔夫人临终,以小郎嘱新妇,不以新妇嘱小郎。”急捉衣裾,将与杖。平子饶力,争得脱,逾窗而走。
王澄年方十四五岁时,见到哥哥王衍的妻子郭氏非常贪婪,竟然还让自家婢女去路上拾粪。王澄就去劝谏,而且直言这样做不妥。郭氏大怒,对王澄说:“以前你母亲临终前,嘱托我管你这个小叔子,不是让你这个小叔子来管我的。”说完突然抓住了王澄的衣角,要拿棍子打人。王澄的力气大一些,用力挣脱,跳过窗户逃走了。
>> 原文翻译及带拼音版朗读2022-09-28
元帝过江犹好酒,王茂弘与帝有旧,常流涕谏,帝许之,命酌酒一酣,从是遂断。
晋元帝司马睿过江之后还是喜好喝酒,王导和元帝有故交,常流着泪劝谏他不要喝酒,元帝答应了,就让人倒酒喝了一个畅快,从此戒断,再也不喝酒了。
①元帝:司马睿。王茂弘:王导,字茂弘。
>> 原文翻译及带拼音版朗读2022-06-11
谢鲲为豫章太守,从大将军下,至石头。敦谓鲲曰:“余不得复为盛德之事矣!”鲲曰:“何为其然?但使自今已后,日亡日去耳。”敦又称疾不朝,鲲谕敦曰:“近者,明公之举,虽欲大存社稷,然四海之内,实怀未达。若能朝天子,使群臣释然,万物之心,于是乃服。仗民望以从众怀,尽冲退以奉主上,如斯,则勋侔一匡,名垂千载。”时人以为名言。
谢鲲时任豫章太守,随王敦东下,到了石头城。王敦对谢鲲说:“我无法再做辅佐太子、建功立业的事儿了。”谢鲲说:“为什么要这么说?只要从今往后,忘记那些对您的猜疑就好了。”王敦自称生病不去上朝,谢鲲进言:“最近您的举动,虽然是想保存国家社稷,可是全天下都无法体会您的真实想法。如果可以去朝见天子,让大臣们都放心,大家就会对你心悦诚服。依靠民众的声望,顺从众人的心意,尽量用谦逊的态度来侍奉帝王,如此,您的功劳就相当于匡扶天下,名垂千古。”当时的人认为谢鲲说的是名言。
>> 原文翻译及带拼音版朗读2022-06-11
元皇帝时,廷尉张闿在小市居,私作都门,蚤闭晚开。群小患之,诣州府诉,不得理;遂至挝登闻鼓,犹不被判。闻贺司空出,至破冈,连名诣贺诉。贺曰:“身被征作礼官,不关此事。”群小叩头曰:“若府君复不见治,便无所诉。”贺未语,令且去,见张廷尉当为及之。张闻,即毁门,自至方山迎贺。贺出见辞之,曰:“此不必见关,但与君门情,相为惜之。”张愧谢曰:“小人有如此,始不即知,蚤已毁坏。”
晋元帝时,廷尉张闿住在小市场,他私自设立了一道阻隔街道的大门,关门早而开门晚。这让住在附近的百姓很是困扰,大家去州里的衙门告状,结果没有被受理。最终弄到大家不得不去敲击登闻鼓申诉,可是依然得不到判决。听说贺循外出来到破冈,街坊邻居们一起去找贺循告状。贺循说:“我被征用后做的是礼官,管的不是这类事。”群众一起磕头说:“如果您也不管的话,我们就没地方可以上诉了。”贺循没说话,让他们先回去,说见到张闿后替大家询问这件事。张闿后来听说了之后,立即就把门给拆了,还亲自前往方山去迎接贺循。贺循拿出群众的告状辞,说:“这件事本不是我来管的,但是我跟你也是世交了,彼此之间要珍惜这份感情。”张闿惭愧地道歉:“群众有这种要求,我一开始并不知情,如今门已经拆掉了。”
①张闿(kǎi):字敬绪,丹阳(今江苏南京)人。东晋时历任晋陵内史、廷尉卿。
②登闻鼓:悬挂在朝堂外的一面大鼓。挝(zhuā)登闻鼓,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直诉方式之一,可以在很多影视剧中见到有冤屈的百姓在衙门外敲大鼓,那就是登闻鼓。
>> 原文翻译及带拼音版朗读2022-10-17
郗太尉晚节好谈,既雅非所经,而甚矜之。后朝觐,以王丞相末年多可恨,每见,必欲苦相规诫。王公知其意,每引作他言。临还镇,故命驾诣丞相,翘须厉色,上坐便言:“方当乖别,必欲言其所见。”意满口重,辞殊不流。王公摄其次,曰:“后面未期,亦欲尽所怀,愿公勿复谈。”郗遂大瞋,冰衿而出,不得一言。
郗鉴晚年总喜欢高谈阔论,谈论的往往都不是他所熟悉的领域,还特别自傲。后来上朝觐见时,他认为王导晚年有很多做得不太好的事,每次见到王导,都一定会对他苦口婆心地规劝一番。王导知道郗鉴说的话什么意思,每次都顾左右而言他,引开话题。后来郗鉴要回自己的镇守地,特地让人驾车去拜访王导,翘着胡须,神色严厉,一坐下就说:“就要分别了,我一定要说出我见到的事。”他的神情自满,语气说得很重,可是话语却都不太流畅,颠三倒四的。王导更正了他说话的顺序,说:“以后不知何时能见,我也想说些心里话。希望你以后不要再老生常谈了。”郗鉴听后非常生气,面色冰冷地出去了,一言不发。
>> 原文翻译及带拼音版朗读2022-10-06
王丞相为扬州,遣八部从事之职。顾和时为下传还,同时俱见。诸从事各奏二千石官长得失,至和独无言。王问顾曰:“卿何所闻?”答曰:“明公作辅,宁使网漏吞舟,何缘采听风闻,以为察察之政。”丞相咨嗟称佳,诸从事自视缺然也。
王导担任扬州刺史时,曾派遣八个部的从事到各郡任职。当时顾和去了,回来后与大家一起拜见王导。各位从事分别向他汇报郡守的得失,等轮到顾和了,他却没有说话。王导问他:“你观察到什么了吗?”顾和回答:“您做辅政大臣,宁愿罗网宽松漏过大鱼,为何要捕风捉影,听取这些传言,像这样的话怎么推行您的清明之治呢?”王导连声赞叹,各个从事也都自愧不如。
①之:到。
>> 原文翻译及带拼音版朗读2022-10-05
苏峻东征沈充,请吏部郎陆迈与俱。将至吴,密敕左右,令入阊门放火以示威。陆知其意,谓峻曰:“吴治平未久,必将有乱。若为乱阶,请从我家始。”峻遂止。
苏峻发兵征伐沈充,请吏部郎陆迈和他一同前往。等大军快到吴地的时候,苏峻秘密吩咐部下,让他们去阊门放火显示军威。陆迈知道苏峻的用意,对他说:“吴地刚恢复生产没多久,你这样做会引发骚乱。若是要制造祸端,就从我家开始吧。”苏峻于是就放弃这个想法了。
①王敦谋反时,任命沈充做车骑将军,领吴国内史,后来苏峻率军打败了沈充。王敦死后,沈充被部将吴儒所杀。
②陆迈:字功高,东晋吴郡人。见识高迈,心思敏锐,历官振威太守、尚书吏部郎。
>> 原文翻译及带拼音版朗读2022-10-06
陆玩拜司空,有人诣之,索美酒,得,便自起泻著梁柱间地,祝曰:“当今乏才,以尔为柱石之用,莫倾人栋梁。”玩笑曰:“戢卿良箴。”
陆玩官拜司空,有位客人前去拜谒他,还索要了美酒,拿到酒之后,这位客人就站起来把酒洒在了梁柱之间的地面上,说了祝酒词:“如今人才缺乏,让你做了顶梁柱,可千万不要倾覆国家啊。”陆玩笑道:“您的良言,我谨记于心。”
①戢(jí):收藏。
>> 原文翻译及带拼音版朗读2022-06-11
小庾在荆州,公朝大会,问诸僚佐曰:“我欲为汉高、魏武,何如?”一坐莫答。长史江虨曰:“愿明公为桓、文之事,不愿作汉高、魏武也。”
庾翼在荆州时,在一次下官们朝见自己的聚会上,问各位僚属辅佐:“我想做汉高祖、魏武帝,你们觉得怎么样?”在座的人没有回应。长史江虨说:“希望您做齐桓公、晋文公,不希望您仿效汉高祖、魏武帝。”
①小庾:庾翼。
>> 原文翻译及带拼音版朗读2022-06-11
罗君章为桓宣武从事,谢镇西作江夏,往检校之。罗既至,初不问郡事,径就谢数日饮酒而还。桓公问有何事,君章云:“不审公谓谢尚何似人?”桓公曰:“仁祖是胜我许人。”君章云:“岂有胜公人而行非者,故一无所问。”桓公奇其意而不责也。
罗君章在桓温手下担任从事,当时谢尚为江夏相,一次桓温派罗君章到江夏去检查谢尚的工作。罗君章到江夏后,也不问郡里的事情,直接到谢尚那儿喝了几天酒就回来了。桓温问他江夏的情况,罗君章反问桓温:“不知您觉得谢尚是什么样的人?”桓温说:“他是胜我些许的人。”罗君章便说:“既然胜过您,怎么会做不对的事呢?所以我什么也没问。”桓温对他的看法感到很有趣,也就没责怪。
①谢镇西:谢尚,字仁祖,曾任建武将军、江夏相,后进号镇西将军。江夏郡属荆州,当时桓温都督荆、梁四州诸军事,任荆州刺史。
>> 原文翻译及带拼音版朗读2022-06-11
王右军与王敬仁、许玄度并善。二人亡后,右军为论议更克。孔岩诫之曰:“明府昔与王、许周旋有情,及逝没之后,无慎终之好,民所不取。”右军甚愧。
王羲之和王修、许询两人关系都很好。两人死后,王羲之对他们的评价却越来越刻薄。孔岩劝说他:“阁下以前和王、许情投意合,等他们去世之后,却没有始终保持一致的友好,这我不认同。”王羲之听了非常惭愧。
①孔岩(?—370年):一作孔严,字彭祖,会稽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东晋大臣,廷尉孔坦堂弟。历任司徒掾、尚书殿中郎、扬州刺史别驾、尚书左丞。太和年间,拜吴兴太守,迁丹阳尹。
>> 原文翻译及带拼音版朗读2022-10-12
谢中郎在寿春败,临奔走,犹求玉帖镫。太傅在军,前后初无损益之言。尔日犹云:“当今岂须烦此!”
谢万在寿春溃败了,到了要逃跑的时候,还非要用玉帖镫。谢安当时也在军中,之前始终没有提过什么意见,这时终于说:“事到如今,何必还要找这种麻烦!”
①玉帖镫:用玉作为装饰的马镫。
>> 原文翻译及带拼音版朗读2022-09-25
王大语东亭:“卿乃复论成不恶,那得与僧弥戏?”
王忱对王珣说:“对你的评价原来就不错,何必和你弟弟争胜呢!”
①王珣的弟弟王珉,小名僧弥,名声超过王珣。
>> 原文翻译及带拼音版朗读2022-06-11
殷觊病困,看人政见半面。殷荆州兴晋阳之甲,往与觊别,涕零,属以消息所患。觊答曰:“我病自当差,正忧汝患耳!”
殷觊得了严重的病,看人只能看见半面。荆州刺史殷仲堪当时因不满朝廷要举兵讨伐,去和殷觊告别,流着眼泪鼻涕,嘱咐他好生保重身体,养好病。殷觊回答:“我的病自然会好的,我还是担心你的病呀!”
①晋阳之甲:成语。出自《公羊传·定公十三年》:晋赵鞅取晋阳之甲,以逐荀寅与士吉射。指地方官吏因不满朝廷而举兵。
>> 原文翻译及带拼音版朗读2022-09-28
远公在庐山中,虽老,讲论不辍。弟子中或有堕者,远公曰:“桑榆之光,理无远照,但愿朝阳之晖,与时并明耳!”执经登坐,讽诵朗畅,词色甚苦。高足之徒,皆肃然增敬。
慧远和尚住在庐山,虽然年迈,仍然讲经不断。弟子中有懒惰的人,慧远和尚就说:“我已经是傍晚时分的斜阳,照理说已经无法照耀多少时间了,非常希望你们如同朝阳的光芒,越来越明亮!”于是手执佛经,登上坐堂,开始朗诵经书,声音洪亮流畅,言辞与神色都很认真。他的弟子都肃然起敬洗耳恭听。
>> 原文翻译及带拼音版朗读2022-10-23
桓南郡好猎。每田狩,车骑甚盛,五六十里中,旌旗蔽隰。骋良马,驰击若飞;双甄所指,不避陵壑。或行陈不整,麏兔腾逸,参佐无不被系束。桓道恭,玄之族也,时为贼曹参军,颇敢直言。常自带绛绵绳著腰中,玄问:“此何为?”答曰:“公猎,好缚人士,会当被缚,手不能堪芒也。”玄自此小差。
桓玄喜好打猎。每逢他出去打猎,车马非常多,五六十里的地面上,旌旗招展,遮盖了视野。大家骑的都是好马,良驹飞驰,追赶猎物;两翼的队伍行进时,都不回避山林丘壑。有时候队伍不整齐,或者让獐子、野兔之类的猎物逃走了,他就会惩罚手下,那些下属全部都被捆过。桓道恭是桓玄的族人,当时担任贼曹参军,说话很直。他打猎的时候总是在腰上系一根红色的棉绳,桓玄问他:“你这是干什么用的?”他回答:“您打猎时,爱好捆人,我说不定会被捆,怕手受不了粗绳子的芒刺。”桓玄自此有所收敛。
①桓南郡:桓玄,袭爵南郡公。
②隰(xí):低而湿的地方。
③双甄:作战时军队的左右两翼称双甄。
④麏(jūn):獐子。
⑤桓道恭(生卒年不详):字祖猷。桓玄族叔,官至淮南太守。后因协助桓玄叛乱而被杀。贼曹参军:参军是州府的属官,参军分曹(分科、分部门)办事,贼曹是其中一个部门。
>> 原文翻译及带拼音版朗读2022-09-25
王绪、王国宝相为唇齿,并上下权要。王大不平其如此,乃谓绪曰:“汝为此欻欻,曾不虑狱吏之为贵乎?”
王绪和王国宝互相依赖,唇亡齿寒,左右着朝廷大权。王忱对此很是不满,对王绪说:“你们现在无所顾忌,难道不曾考虑以后会体会到狱卒的地位之高吗?”
①王绪(生卒年不详):字仲业,太原晋阳(今山西太原)人,是王国宝的堂弟,会稽王司马道子的心腹,任从事中郎,和他哥哥一样是谄媚之人。后被王恭所杀。王国宝(?—397年):太原晋阳(今山西太原)人。中书令王坦之第三子,太保谢安之婿。东晋后期大臣。这两人在东晋司马道子掌权的时候,受到司马道子宠幸,扰乱朝政。王恭等人因为对两人不满,起兵清君侧。司马道子为了平息事件,杀了王绪,把王国宝交付廷尉治罪并赐死。
②欻(xū)欻:指轻举妄动。
>> 原文翻译及带拼音版朗读2022-06-11
桓玄欲以谢太傅宅为营,谢混曰:“召伯之仁,犹惠及甘棠;文靖之德,更不保五亩之宅?”玄惭而止。
桓玄想把谢安的住宅要来修府第,谢混对他说:“以召伯的仁义,尚且惠及甘棠树;凭谢安的德行,难道还保不住五亩地大的宅子吗?”桓玄听了大为惭愧,就不再要求了。
①“召伯”句:召伯,周文王的儿子。召伯巡视南国,住在甘棠树下一所房子里处理政事。他走后,百姓想念他的恩德,就不忍损伤那棵树。
②文靖:指谢安。谢安死后谥号是文靖。
>> 原文翻译及带拼音版朗读2022-06-11
©2024 世说新语网闽ICP备202002279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