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航

世说新语36篇 > 德行第一 > 第二十四则

世说新语·德行篇·第二十四则

郗公值永嘉丧乱,在乡里,甚穷馁。乡人以公名德,传共饴之。公常携兄子迈及外生周翼二小儿往食,乡人曰:“各自饥困,以君之贤,欲共济君耳,恐不能兼有所存。”公于是独往食,辄含饭著两颊边,还,吐与二儿。后并得存,同过江。郗公亡,翼为剡县,解职归,席苫于公灵床头,心丧终三年。

朗读

原文

郗公①值永嘉丧乱②,在里,甚馁。乡人以公德,共饴③之。公常携兄子迈及外生周翼④二小儿往食,乡人曰:“各自饥困,以君之贤,欲共济君耳,恐不能兼有所存。”公于是独往食,辄含饭著两颊边,还,吐与二儿。后并得存,同过江。郗公亡,翼为剡县,解职归,席苫⑤于公灵床头,心丧⑥三年。

字词注释

①郗公:这里指郗(xī)鉴(269年—339年),字道徽,高平金乡(今山东省金乡县)人。东晋重臣、书法家,一生历经国家的种种叛乱,总能得到百姓支持助平叛乱。素有儒雅之名,为时人所敬重。

②永嘉丧乱:西晋王朝历经“八王之乱”后,胡人乘机入侵中原。永嘉五年(311年),匈奴攻陷洛阳,掳走怀帝,中原大乱,民不聊生,统治集团开始南迁,定都建康(今南京),建立东晋,史称“衣冠南渡”。

③饴:给……吃。

④迈:郗迈(生卒年不详),字思远。高平金乡人。郗鉴兄子,有才略。累官少府、中护军。周翼:字子卿,晋陈郡(今属河南)人,历官剡县令、青州刺史、少府卿。

⑤席苫:坐卧于草垫子上。

⑥心丧:最早是指老师去世后,弟子守丧,不穿丧服但心存哀悼。后来泛指虽没一直穿孝服,但心中深切悼念,有如守丧。

翻译

郗鉴在永嘉之乱期间,住在家乡,生活很贫困,常忍饥挨饿,有一顿没一顿。乡里敬仰他的贤德,商讨众人一起轮流供他饭吃。郗鉴经常带着哥哥的儿子郗迈和外甥周翼这两个小孩去吃。乡里说:“我们各家自己都穷困挨饿,只是因为您的贤德,想合伙接济您罢了,恐怕没有办法兼顾其他人。”之后郗鉴就单独去就餐,吃完后总是两个腮帮子含满了饭,回来后吐出给两个孩子吃。大家最后都活了下来,一起过了长江。郗鉴去世的时候,周翼正担任剡县县令,他辞职回去,在郗鉴灵床前尽孝子礼,坐卧都在草席子上,深深哀悼足有三年。

感悟启示

这是一个很纯朴、三观很正的故事。一个“老百姓敬重贤德的场景”,一个“照顾子侄辈的细节描写”,一个“给舅舅服心丧三年、尽孝子礼的感恩行为”,无论从哪个角度看,都是浓浓的爱,满满的正能量。

乡人为什么要接济郗鉴?理由很纯朴:“以公名德,传共饴之”“以君之贤,欲共济君耳”。在魏晋南北朝那个盛行“清谈”的时期,这些似乎没文化的乡人,用实际行动呈现了他们的价值观:“敬重贤德”。仅仅是基于郗鉴的名望,甚至仅仅是听说郗鉴是个贤德的人,尽管乡亲们自己也很贫穷,还是合力提供了帮助。反视当前我们常见的“跪舔权贵”,不难得出一个结论:道德教化得靠言传身教,而非单纯的学历提升和所谓的唤醒文章。

郗鉴是谁?是个书法一流的人,同时又是书法超一流的王羲之的老丈人。是“那个跟着曹操混的郗虑”的玄孙。郗虑,师从大儒郑玄,早期不得志,成为曹操的小伙伴后混得风声水起,参与构陷少府孔融,持节册封曹操为魏公,软禁伏皇后。估计是成天忙于干这些二五不着吊的事,也没时间管管儿孙的教育,导致儿孙辈的碌碌无为。直至曾孙郗隆、玄孙郗鉴起,后辈人才倍出,才使得“高平郗氏”成为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门士族。

“守孝”是我国传统民俗,大致意思是父母去世后,要停止一切娱乐交际,守在家中三年,表示感恩与哀悼。三年也是泛指,儒家的实际守孝时间为27个月,源于母乳哺育孩子要27个月。不同时期、不同地域有不同的规则。民间很难完全执行,但对于官员则是必须遵守的律令。辞官回家守孝称为“丁忧”,“夺情”“起复”是突破这个规则的极特殊情况。周翼,为其舅舅郗鉴辞官守孝顺三年,并不属于律令中丁忧的要求,而是其个人表示感恩的行为,这就更加显得难能可贵了。

拼音版

gōngzhíyǒngjiāsāngluànzàixiāngshènqióngněixiāngréngōngmíngchuángòngzhīgōngchángxiéxiōngmàiwàishēngzhōuèrxiǎoérwǎngshíxiāngrényuē:“kùnjūnzhīxiángòngjūněrkǒngnéngjiānyǒusuǒcún。”gōngshìwǎngshízhéhánfànzhùliǎngjiábiānhuánèrérhòubìngdecúntóngguòjiānggōngwángwéishànxiànjiězhíguīshāngōnglíngchuángtóuxīnsàngzhōngsānnián
本文发布于2022-01-23 17:43:35,最新修改时间:2023-12-07 15:41:42。
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:http://www.ssxywz.com/wenread/60.html

世说新语网闽ICP备2020022791号